执行常识
[推荐]
执行常识
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更便于开展执行工作的,上级法院可以将案件指定由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最高法发布通知,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
人民法院受理对被执行人的破产申请后,对于被执行人采取的限制高消费措施是否应当解除
房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实归夫妻共有,能否查封处置
案外人借名买房,能否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因继承、生效判决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但尚未办理移转登记,能否强制执行
最高院曾在判决中指出,只有房屋完成本登记,被执行人取得物权,预查封转为正式查封后,才能进行拍卖、变卖、折价。这也就说明,虽然预查封和正式查封都能限制房屋转移,但是两者本质上还存在不同,预查封房屋是否最终归属于被执行人还存在不确定性,只有在预查封转为查封的前提下,法院才可以处置。
在孙某申请参与分配案中,执行法院以孙某未在案涉公司财产拍卖成交之前提出参与分配申请为由,驳回其参与分配申请。后孙某提起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一、二审法院均认定,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的,“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的时间节点为拍卖、变卖成交之日的前一日并无不当,故驳回其诉讼请求。
执行中不动产处置的流程和问题指南若案件虽然不是首封但根据法律规定享有对查封不动产的优先权,如抵押权,则可以申请案件执行法院向首封法院发送《商请移送执行函》,商请移送案涉不动产的处置权。得到首封法院回函同意移送处置权后,也可以启动对不动产的处置程序。
96种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措施汇总:2024版“老赖”,通俗意义上为欠钱不还的人,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是拒不偿还的债务人,或者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强制执行的强制措施,但是由于执行难的问题,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老赖的措施。